2024年黑龙江公务员考试—从多角度分析
更多申论材料与范文金句获取
申论备考备考提醒
黑龙江公务员考试公共笔试科目为《行政职业能力测验》和《申论》。
推荐黑龙江公务员笔试快速提分手册
快速掌握出题规律,提炼解题技巧,强化提升10%的解题时间
点击订购>>>
申论技巧案例
从多角度分析
综合分析题,一直以来是申论考试的关键点,不论是国考、地方省考,甚至是一些事业单位招考都会注重考查综合分析题,很多考生也把综合分析题当成是一道非常困难的题目,甚至有畏难情绪,导致练习较少,反而在综合分析上失去不少分数。本文,小编就带各位考生关键点学习综合分析如何多角度分析。
一、如何使用综合概括
多角度分析含义:针对材料中的某个事件,从多方面,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,比如说:从现状层面、原因层面、从影响层面等等,而不是单一的只看到原因或是只看到影响。国考在2019年市地有道非常典型的题目,题干是:“给定资料4”中的座谈会上,主持人说:“如果不能打破这种种‘遮蔽’,就拿不出有份量的作品。”请谈谈你对“种种‘遮蔽’”的理解。这道题大家在分析的过程中很容易忽视掉影响,会把所有注意力集中在“遮蔽”的具体表现上,导致分析过于单一,过于简短,而对策却异常冗长,根源在于未认识到综合分析的核心就在于多角度分析,而非是提出对策,因此,重心要放在分析上。
通过这个例子就可以看出,我们在遇到综合分析时不需畏难,而是从他的抓住综合分析的核心,以多角度的眼光看待材料,这样才能真正找全要点,拿到高分。
二、归纳概括演示
【2019年市地】第四题
1.“给定资料4”中的座谈会上,主持人说:“如果不能打破这种种‘遮蔽’,就拿不出有份量的作品。”请谈谈你对“种种‘遮蔽’”的理解。(15分)
要求:(1)观点明确,紧扣材料,准确全面;(2)不超过200字
为讲好新时代“中国故事”,某地市委宣传部组织文艺工作者到基层采风,体验生活。在活动结束的座谈会上,大家交流了参加此次采风活动的心得体会。以下是部分与会人员的发言记录:
甲:我创作历史剧的目的是,用艺术的手法对历史进行重新包装,通过故事唤起人们认识历史的兴趣。可是,【转折】有些作品为迎合当下的“娱乐精神”,将现代元素掺杂进历史,剥离具体的历史语境肆意发挥。虽然, 让观众看着新鲜稀奇、招人眼目,收到了娱乐效果,但是,这种混淆现实与历史的做法,牵强附会、哗众取宠,是对历史的不尊重。
——遮蔽:混淆现实与历史——作品
——结果:对历史不尊重
——对策:作品要具有历史感——才能创作出时代作品
我正在创作一部反映改革开放40周年的作品。如何真实反映时代,塑造时代典型,通过人物命运变迁折射出整个时代的图景,是我常思考的问题。所有的人都是时代里的人,都有他的时代性,而追究时代性,就不能没有历史感,正是因为历史才造就了时代。岁月能滋养人的心性与才华。我们这一代人出生在改革开放开始的时候,到了这个年龄,有了一定的能力,有责任创作出富有新时代气息的作品来。
乙:我是乡村出来的80后。我的文字大多从儿童、女性视角入手,展现基层百姓的生活状态、普通人家的人生故事。我自己曾以一个乡村媳妇的身份在认真地生活,和乡村里那些小媳妇一样流汗流泪、上山下田、柴米油盐、家长里短。后来我进了城,但幼小多病的儿子只能暂时寄养在婆婆家里,成为“留守儿童”。从那时起,我就开始注意“留守儿童”,每当看到他们胆怯而忧郁的目光,我心里就有一种疼痛在撕扯。从此,我有空就往附近村庄跑,了解情况,搜寻故事,捕捉细节。我的写作就是从那时开始的。
——乙创作方式:跑村庄、了解、搜寻、捕捉
——遮蔽:只停留私人性经验,仅仅满足于自我倾述——作品只表达自己
——结果:难以回应时代提问,体现百姓真情实感
——对策:不仅要表达自己,还要书写他人
我认为,创作不仅要表达自己,还要善于书写他人。如果我们的创作只停留在私人性的经验上,仅仅满足于自我倾述的需要,那么作品就难以回应时代的提问,体现老百姓的真情实感。
丙:我写网络小说快十年了,在网上发表了不少作品。我们这一代人,在互联网的影响中建立和重构自己的精神世界。创作时我总是喜欢把自己投射到一个具体的情景中,在一个自我编织的虚幻氛围里,想象故事的情节然后记录下来,写成文字。有时需要写一些自己不熟悉的背景情节,只要坐在家里,上网搜索素材,我就能继续写。
——创作方式:想象+上网搜索素材
这几年,我在网上写连载赚到了钱,但是没有写出自己满意的作品,感到现在的创作动力也没有之前那么强烈了。认真想来,手机、网络这些现代技术方便了创作,加上经济刺激【高产原因】,造就了我的“高产”。但是技术和金钱,在更深的层面上给创作造成了某种“遮蔽”,让我感受不到阳光的温度,忘记了创作的初心。
——遮蔽:技术和金钱
——影响:忘记创作初心,丧失创作动力
——对策:坚守初心
丁:我的新作是脱贫致富的故事。上个月,我走进大山深处的一处村落,才感到生活的落差太大了。城市经济发达、生活便利,很难想象为了供一个孩子上学,偏远地区的贫穷家庭要经历什么样的苦难。我感到,只有继续深入下去,进一步了解农村的生存状况和精神世界,对政策在基层执行有更多角度的观察,才能明白国家精准扶贫是多么伟大而艰巨的任务。现在我要把以前想象的人物情节全部推翻,重新创作。
——丁创作方式:想象
——遮蔽:生活背景不用造成城乡隔阂深,不了解农村具体状况以及政策执行情况
——影响:加剧城乡隔阂;难以理解国家扶贫政策
——对策:深入基层,了解基层、观察政策执行情况
这次采风让我感到,多走多看多聊实在太有用处了。“行走”要成为我们文艺工作者的生活常态,既要行走在书本中,更要行走在现实生活里,依靠“行走”才有可能打破乡间田野和城市高楼之间的隔阂。
……
主持人:我们组织这次采风活动,就是希望【对策词】大家能够更多地深入基层,到老百姓中间去走一走,创作出更多的优秀作品来反映我们所处的这个新时代。今天大家的发言都很精彩,也谈到了当前文艺创作中存在的这样或那样的问题,特别是,丙使用的“遮蔽”这个词很形象。如果不能打破这种种“遮蔽”,就拿不出有份量的作品。创作的力量只可能来自于我们脚下的大地和身边的人民。我们只有将个人情感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,才能创作出那些有时代精神、有思想深度、有生活温度的故事。
要点梳理:
这句话是指:如果不能解决文艺创作中存在的这样那样的问题,就会拿不出有分量的作品。
遮蔽的表现:4个
甲→迎合娱乐精神,现代元素掺杂历史,剥离历史语境肆意发挥;
乙→停留在私人性的经验上,满足自我倾述;
丙→技术和金钱
丁→生活背景环境的不同造成理解的隔阂,乡村田野与城市高楼的隔阂;
危害:4个
甲→牵强附会、哗众取宠,对历史不尊重;
乙→难以回应时代的提问,体现老百姓的真情实感;
丙→创作动力不强;感受不到阳光的温度,忘记初心;
丁→人们难以相互理解,不能准确反映生活的真实情况;
对策:5个
甲→追究时代性,具有历史感;
乙→深入基层,书写他人;
丙→深入生活(基层、百姓),保持初心;
丁→“行走”,走入基层,百姓;不仅要多读书,更要从现实中,从身边发现素材;
主持人→深入基层到百姓当中去;将个人情感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;
答案参考:
这句话指:如果不能解决文艺创作中存在的的问题,就拿不出有优秀作品。遮蔽有:迎合娱乐,现代掺杂历史,剥离历史语境;停留私人经验,满足自我倾述;技术和金钱;生活背景不同造成理解的隔阂。危害是:混淆现实与历史,不尊重历史;无法回应时代提问,体现百姓真情;创作动力不强,忘记初心;人们互不理解,不能准确反映生活;对策:具有历史感;多走入基层,深入百姓,书写他人,保持初心;个人情感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。
黑龙江公务员考试公共笔试科目为《行政职业能力测验》和《申论》。
黑龙江省考笔试更多实用技巧
推荐黑龙江公务员笔试快速提分手册
快速掌握出题规律,提炼解题技巧,强化提升10%的解题时间
申论太难没学会?扫码回复“咨询老师”
扫码关注回复“咨询老师”
点击分享此信息:
相关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