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8年黑龙江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:“高校鄙视链”需进化为看实力的人才链
本期为各位考生带来了2018年黑龙江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:“高校鄙视链”需进化为看实力的人才链。黑龙江公务员考试中,申论是最能拉开考生成绩的一门科目,积累对于申论而言,是非常重要的。黑龙江公务员考试网温馨提示考生阅读下文,相信能给考生带来一定的帮助。
更多黑龙江公务员考试申论技巧详见2018年黑龙江公务员考试用书
更多黑龙江公务员考试申论技巧详见2018年黑龙江公务员考试用书
仔细研读下文>>>2018年黑龙江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:“高校鄙视链”需进化为看实力的人才链
“高校鄙视链”需进化为看实力的人才链
【背景链接】
日前,一篇名为《对不起,我本科不是北大的!》的文章在网上发布,引起了舆论的广泛关注。文章中讲述了一名三本出身的学生考上北大硕士,后又通过自身努力,加入中国作协,成为《诗刊》社编辑的坎坷经历,文章中作者用亲身经历描述出了被人问及本科院校时的那种“空气突然安静”。
文章发布后引发了网友热评,又一次将“高校鄙视链”拿到了台面上。不得不承认,在当今社会,无论是用人单位还是社会评价,“高校鄙视链”都客观存在。
【标准表述】
[综合分析 正确看待高校鄙视链现象]
不应该用“鄙视链”的客观存在去否认名校的优势,去否认名校学生的“光环”。名校出身的人自带“光环”有“傲骨”无可厚非,名校就只有那么多,高考的目的也是以客观、公平、公正的方式去选拔人才。只要是考试就必然会考好考不好之分,虽然一次成绩不能代表一个人的全部实力,但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其在过去的努力程度与学习能力。考入北大、清华等名校是一个人实力的证明,进入此类院校意味着将获得更好的教育资源,接触到国内甚至国际上顶尖的学术大牛。从长远的角度讲,进入名校对个人品性、修养、文化底蕴都是一种很好的滋养。
所以,我们要客观承认存在的“名校”与“一般院校”之间的差距,这种差距体现在名校的视野、平台、学科能力、师资力量,这些软硬件方方面面的条件决定了一所高校的高度与厚度,而这些优质条件往往是一所高校凭借自身优秀办学理念,优良校风,国际化视野以及脚踏实地的耕耘所获得的。不能因为单纯的“鄙视链”就去刻意无视名校光环,否认名校优势,这既不公平也不现实。
另外一方面,也不能单纯用名校的光环去否认“非名校”的实力,更不该对“草根出身”的学生存在偏见。每一所学校都有其办学特色与教育理念,“闻道有先后,术业有专攻”,名校往往学科分布广,普遍实力强,但一些“非名校”同样有其所专精的领域。一味凭名校出身与否去判断一个人的能力是“功利”而不负责任的。
[参考对策]
消除高校“鄙视链”现象需要多方面共同努力。
第一,解铃还须系铃人,化解“高校鄙视链”,用人单位很关键。在人才选拔中,用人单位往往更青睐那些“985”“211”的毕业生,从用人单位角度讲,名校出身的新员工在适应工作、学习能力与综合素质方面有更多优势。但是,在大数据与知识付费的今天,越来越多的“草根”用自己的实力书写了一个个励志故事。“英雄不问出处”,用人单位需将眼光放长远,将视野扩展到整个人才资源中,这样既体现了自身对知识与人才的尊重,也有助于整个行业的人才选拔。
第二,名校出身的也应摆正自身位置,要有“傲骨”而不能有“傲气”,要靠实力“吃饭”而非靠一纸毕业证。“草根出身”者也不必妄自菲薄,抱怨“区别对待”,拿出自身成果,展现技能特长才是对自身最好的“代言”。
第三,全社会要大力行程尊重知识、尊重人才的分为。进一步看,“鄙视链”的存在是一定阶段的产物,某种程度上也暗含着社会对人才、对知识的看重,但从“看重”到“尊重”并非简单的一步之遥,需要我们每个人发光发热,扶正社会中尊重知识、尊重人才之风,让“高校鄙视链”成为看实力的“人才链”才是新常态。
点击分享此信息:
相关文章